七月,我们一起去红庙赏荷吧
| 招商动态 |2016-07-13
旅游之都 创业新城 灵秀商南
试马镇红庙村,位于商南县城的西南部,距离县城14公里,距试马镇4公里,试(马)毛(河)公路纵贯南北。这里地理条件优越,境内山体相对高差较小,河谷宽阔,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状,属低山丘陵地貌区。试马河、捉马沟河汇入毛河注入丹江,河水清澈,奔流而下。这里光照充裕,无霜期长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林茂粮丰。水量充沛,灌溉面积广,有三分之一的农田可以种植水稻。所以,这里自古就素有北方的小江南之美誉。
相传,明末清初,红庙下了一场“红雪”,致使庄稼颗粒无收,疾病横行,冻死、饿死了很多人。清·乾隆时期,随着安徽和山西的移民大量涌入,红庙的人口逐年增多,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。但那时,生产条件落后,民居以茅草房居多,生活条件十分简陋,加上自然灾害频发,各种疾病流行,使这里的人们艰难度日、民不聊生。为了消除疾病,祈求平安,人们将希望寄托于神灵保佑。于是,当地动用全民之力,在村里建造了4座庙宇。即:北面有郭垭山垭上的“娘娘庙”(即郭垭庙),以保佑这里人丁兴旺,多子多孙,人才辈出;南面有孙家岭崖(ai)头上的“药王庙”(即孙大人庙),以保佑人民消除疾病,身体健康,平安幸福;西南面有柳树洼组一座小山包上的“牛王庙”,以消弥瘟疫,护佑子孙,确保一方农耕兴旺,五谷丰登;西面有宋家油坊附近的“火神庙”,以保佑村民远离灾害,四季平安,健康幸福。这四座庙宇地理位置险要,规模宏伟。庙的墙体用红砖砌成,内部结构考究,雕梁画柱,蔚为壮观。
特别是“火神庙”,墙体、屋面均采用象征“火神”的红色,庙宇整体红彤彤的楼阁,远远望去,红光四射,格外抢眼。此庙之所以外表采用红色,可能与很久以前的那场“红雪”有关。于是,“红庙”就因此而得名。
四庙建成之后,方圆十里八村的老百姓,都怀惴美好的梦想和愿望,纷纷前来进香祈福,好不热闹。求子的、赶考的,就前去娘娘庙许愿朝拜。求药医病的,就去药王庙祀拜。祈求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的,就去牛王庙敬拜。祈求家庭平安幸福、远离火灾的,就去拜火神。逢年过节,前来进香的人更是熙熙攘攘,络绎不绝。说也奇怪,自庙修好以后,这里就一直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
当时这四座庙在当地的影响力,要数“火神庙”名气大。如果哪家发生了火灾,会自认为是得罪了“火神爷”,便在次年春节期间,张灯结彩、敲锣打鼓到火神庙里去请“火神爷”。有的请道士到自己家里做斋3天,祈求“火神爷”的保佑。一些大户人家,每年春节期间还要在祠堂里面挂上火神爷画轴,上香祭拜,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(这一习俗除“文革”取缔外,一直有延续)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四座庙的结局也各不相同。据传,那个名气最大、香火最旺的火神庙,由于红极一时。引起了“河神”和“龙王”的嫉妒,联手降下了民国八年那场罕见的洪水,红光四射的“红庙”连带“火神爷”,在那次洪水中毁于一旦。从此,“火神庙”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。现在要问当地村民“火神庙”在哪里,却不为人知。牛王庙和药王庙均毁于文革中,唯独那座极不起眼的娘娘庙,至今还屹立在郭垭岭上。它在不同时期,为红庙相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。建国初期各个行业百废待兴。为了尽快创办教育,将娘娘庙改建成为一座小学,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人才。1960年红庙完小建成搬迁后,娘娘庙又办成了红庙卫生所,方便了村民看病吃药的需求。1964年,红庙卫生院诞生,娘娘庙又改成试马供销社红庙代销店,文革前红庙代销店搬到鹿沟口以后,娘娘庙被空置无人光顾,娘娘庙的大殿以及东、西厢房才先后倒塌。文革结束以后,一些善男信女自发地出钱、出力,在原址又重建了娘娘庙。现在的娘娘庙建筑规模、建材、工艺虽然远不及当时的水平,但前往敬香许愿的人依然熙熙攘攘,络绎不绝。现在,火神庙、药王庙、牛王庙都早已不复存在了,但是,红庙村的村名从未改变过,一直沿用至今。
红庙村地处丹江最大的支流──毛河之滨,自古水上交通十分便利。在长(长安)坪(西坪)公路未修通之前,毛河曾经是商南西部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。腰庄、两岔、清油等地的人们,把本地出产的生漆、桐油、花生、核桃、牛、羊皮、栓皮等土特产品收集,从清油河水运至毛河,再进入过风楼汇入丹江普峪河码头,运达紫荆关,最终东出河南,南到湖北进行通商交易,换回陶罐、洋布(白布)、洋火(火柴)、食盐等生活日用品,通过水路返回毛河、清油河,销往商南丹北和丹风等地民众。故毛河的水路交通在当时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不可低估。
红庙距离丹江码头只有7千米,水路交通优势十分明显。红庙人凭借着“河经济”与“河文化”的带动,早已成为商南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之一,由此也积淀了深厚的人文资源。相传,红庙曾是县城的侯选地。商南建县之初,治所设在层峰驿,因其地域狭小,作设临时治所尚可,但难以修建县城。为了重新选址建县城,明成化年间,时任西安知府的余子俊,曾派员协助商南知县郑瑛,重新选择县城治所,便拟定了选址原则,应具备三个要素:其一,要沿江河而建,以利于解决水源和出行交通方便;其二,地理区位要相对中心,地域要开阔,利于发展和管理;其三,风水要好,要有牢(监狱)地。在县境内反复考察、遴选,首选方案为过风楼的郭家坪,其次先选中了红庙,第三才是富水。郭家坪和红庙均在江河之滨,地域开阔,水源充分,地理位置相对中心,经济相对发展,经贸流通方便,是理想的建县城之地;富水地势平坦,交通方便,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,只是这里不在县域中心,地理位置不够理想。这三个地方的水源充分,交通便利,自然环境优越,但“这些地方均没有牢地”(风水理念),都不是建县城的理想之地。故退而求其次,最终选中现在县城治所沐河之滨的盆地中,从明成化15年开始修建,成化17年县城建成,县吏治所从层峰驿迁到现今治所。沐河也因县城治所而改为县河至今。这些传说,在《中国行政区划通史》(明代卷)“成化十三年三月置,以商县之层峰驿置,析山阳县地益之,成化十七年,余子俊徙治于沐河西”,《明史·列传》(商南县志)“成化十三年(1477),巡抚原杰奏分商县以东地置商南县”,《商南县大事记》“民国八年(1919)夏,大雨,河水暴涨,县城城墙2处倒塌30余丈,次年修复”和《蒋氏宗谱》等史料中得到了印证。
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,如今的红庙村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。这里通村通组水泥路四通八达,新农村、乡村游建设如火如荼。300余亩无性系红、绿、黑、白茶叶培育研发基地,为全县主导产业和各个茶园提供优质、高产的茶苗。试马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──红庙千亩油茶示范基地,该项目2014年采取“公司+基地+贫困户”的模式经营管理,由商南县鸿德农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管理,解决了周边37户贫困户134人的就业、脱贫难题,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脱贫的双赢目标。通过招商引资1.5亿元,打造的“水墨荷田、世外农家”“商南风韵、莲花庄园”和“生态观光、农业示范、度假体验”,全县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──“荷塘月色”观光园。富有乡愁浓郁、地方文化厚重和休闲体检氛围的乡村旅游示范区。实现了以农促旅,以旅兴商,以商富农的目标,必将推进红庙村经济、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历史性新跨跃。(文/蒋燕梁 蒋燕记 图/石宏伟)
商南旅游